8月1日,由中国包虫病防治联盟、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AI赋能包虫病清灭行动3.0”启动大会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隆重举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领导、顶尖院士、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西宁,共同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高原包虫病防治中的创新应用。
公益践行:科技向善守护生命
医疗科技的温度,在于让尖端技术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群。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疗细分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华声始终以“让更多人分享专属生命关怀”为使命,将“科技向善”的理念深深烙印在企业发展的每一步实践中。启动仪式上,华声携手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向青海省基层医疗机构捐赠了5G远程智能便捷超声,用于高原包虫病防治。
在这场聚焦高原包虫病防治的大会上,华声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医疗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技术实力,此次捐赠不仅是设备支持,更通过“设备+AI+培训”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基层培养“带不走”的超声诊疗队伍,为基层“肝包虫”筛查注入新动能。这也得到董家鸿院士、中华超声医学会梁萍主委及各与会专家的认可与点赞!
科技破局:5G超声破解高原筛查难题
包虫病作为我国西部农牧区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早期筛查面临地广人稀、医疗资源匮乏、专业诊断能力不足等痛点。传统超声设备依赖操作者经验,且基层医疗机构难以配备高水平超声医生,导致漏诊、误诊率较高。华声自主研发的5G智能超声系统,通过“5G+超声”融合技术,可随时随地进行远程会诊,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专家的实时联动,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科技利器”,为高原包虫病筛查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
马背上的“超声室”:科技重塑筛查场景
传统牧区筛查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患者需驱车数百公里到县城医院,往返耗时超10小时;另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仅有30%配备基础超声设备,且缺乏专业诊断能力。华声捐赠的5G智能超声系统,以“轻量化硬件+云端远程”的组合破解这一难题。
“四叶草”便携式彩超设备仅重4.8公斤,可装入双肩背包,村医背着便携彩超,骑上骏马就能深入牧区牧民家中进行筛查。在遇到疑难病例时,村医可通过超声内置的网络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三甲医院专家进行云端远程会诊,让牧民在“家门口看三甲”成为现实,打通高原筛查“最后一公里”,让偏远牧区的肝包虫筛查从“跋山涉水求医”变为“专家上门服务”。
此次AI赋能包虫病清灭行动3.0的启动,是前沿科技与公益事业再一次的深度携手,更是“科技向善”理念的生动实践。华声将持续迭代智能超声技术,以5G智能超声为支点,撬动高原疾病防治模式的变革,为高原的千万家庭点亮健康希望。